哈尔滨整顿废品收购站 收废品难啊
随着哈尔滨市区内的废品回收站迁出二环外及绿色废品回收亭开始在各个小区陆续兴建,哈尔滨市近万名以流动收废品为生的“破烂王”面临着失业、转行或是离开这座城市的生存抉择。
卖废品难
居住地成“废品转运站”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哈尔滨民航小区门口看到了几名流动收废品人员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位推着三轮车的老吴告诉记者,在废品收购站没有整顿之前,他们都是收完废品之后就直接送到废品站,卖掉后再继续收,现在收完废品后,只能找个隐匿的地方把收来的东西藏起来,等到晚上再把收到的所有东西装车一起拉到二环外的废品站卖掉,所以现在一天只能收一车东西,而原来一天至少可以收三车的废品。在衡山路的路口处,几名流动收购的人正忙着将车上刚收来的东西搬下来,放到了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角落里,随后又骑着三轮车去了别的小区。
二十多岁的小刘告诉记者,因现在废品收购站很少,收废品时压价严重,废旧报纸以前的收购价是1.1元/公斤,现在降到0.85元/公斤,而他们收时就要0.8元/公斤,每公斤只能挣5分钱。其它类废品收购价均有下降。现在二环之外的废品站每天只有早晚两个时间能收废品,他们的家里都成了临时的“废品转运站”。
赚钱难
半数“破烂王”离开哈尔滨
10日早,记者来到位于道外区成标街—一处流动收废品人员的聚集地,小院内随处可见堆放的废品。三五人成群地骑着收废品的三轮车从成标街驶出,到不远处的城市里去“上班”。街口食杂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里聚集着上百户流动收废品人家,他们大都来自河南、安徽等地。
来哈市收废品有6年时间的老张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来自安徽涡阳,前几年,两人一个月收废品还能挣一千多元,他们还曾介绍同乡到哈尔滨来打工,如今每个月只能挣五六百元。最近十多天,他家附近流动收购废品的人家有一半都离开了哈尔滨,有的人返乡种地,有的人去其它城市收废品了。
记者走进成标街的一户普通的流动收废品人家的院内,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正带着两个孩子收拾院子里的废品。这个不足百米的院子里,堆满了废品。据这位姓王的女士讲,自己和丈夫从安徽老家来,带着两个儿子住在院内不足二十米的小屋里,丈夫推三轮车出去收废品,自己带两个孩子把最近存在院子里的废品收拾一下,作为天冷时取暖的柴火。记者走进她们居住的小屋,进门处是用木板搭成的灶台,上面零乱地放着厨具,在里屋的墙角处摆着一张旧床,地上除了一张地桌外没有任何的家具。
据王女士讲,由于近期哈市的收废品生意不好做,两个大人生活还可勉强维持,如果加上孩子和学费,钱就感觉不够用了。这里大多数住户家里都有两个以上孩子,生活负担都很大,现在废品越来越难收了,最近周围很多邻居都已离开哈市。“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了,我们还想再待一段时间,如果回收亭都建起来,我们真就待不下去了,就得去外面寻找机会。”
留下难
社区绿色回收亭是喜是忧
住在赣水路12号鸿蒙小区的孟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破烂王”对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有的只收铁、报纸等利润高的废品,矿泉水瓶、泡沫塑料这些占地方、挣钱又少的东西都不收了,都说是路远不划算。因收废品的人给价格太低,有的居民直接将家中的废品扔掉了,小区的垃圾比以前多很多。居民马先生说,有些年轻人平时不爱积攒废品,经常会留下流动收购者的电话,等有废品了就会打电话给收购者,他们就会上门来取。可现在打电话也没人接了,废品只能当垃圾处理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因卖废品难都盼望社区绿色回收亭在家附近建成,而流动收废品人员则对社区绿色回收亭建设既盼望又恐惧:盼望的是绿色回收亭建成后,他们可以就近卖掉收来的废品;恐惧的是所有的绿色回收亭建成后,他们更多人可能面临“失业”。
香坊区三辅街副200-8号院内已经建成的绿色回收亭的经营者罗先生告诉记者,他最初来哈市时也是流动收购人员,经过多年的积累,才有能力经营这个绿色回收亭。他每年以2万元的价格租下这个回收亭,花3万余元购买了一辆运送废品的专用车。“这样算下来费用比之前高很多,像我们这些流动收购的很少有能租起这个亭子的。”
记者从哈市绿色回收亭的承建单位哈市通用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哈尔滨市总投资约14,200万元用于哈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计划到2011年建成1200个社区回收亭和街道回收中转站,市区将按照每2000户居民1个,郊区每2500户居民1个的标准设置绿色回收亭,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标志和景观式。
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李经理表示,社区回收亭主要面对以前各区回收总公司和废品收购站人员,对其进行公开招聘和筛选,由于经营绿色回收亭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所以流动收购人员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筛选后上岗。但这些上岗的人员需要每年交5000元的保证金和二万元的租金,普通的流动收购人员很难承受。大多数长期在哈尔滨从事流动收购的流动大军会面临着另寻他路的选择。
李经理还表示,近期新建成运营的绿色回收亭只有十多个,由于流动收购人员将积攒多日的废品同时送来,使这十多个回收亭废品堆积严重。近期,哈市将集中在十天内建成运营30个绿色回收亭,他相信随着绿色回收亭的全面铺开,一系列相关废品回收的问题能得以解决。
卖废品难
居住地成“废品转运站”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哈尔滨民航小区门口看到了几名流动收废品人员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位推着三轮车的老吴告诉记者,在废品收购站没有整顿之前,他们都是收完废品之后就直接送到废品站,卖掉后再继续收,现在收完废品后,只能找个隐匿的地方把收来的东西藏起来,等到晚上再把收到的所有东西装车一起拉到二环外的废品站卖掉,所以现在一天只能收一车东西,而原来一天至少可以收三车的废品。在衡山路的路口处,几名流动收购的人正忙着将车上刚收来的东西搬下来,放到了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角落里,随后又骑着三轮车去了别的小区。
二十多岁的小刘告诉记者,因现在废品收购站很少,收废品时压价严重,废旧报纸以前的收购价是1.1元/公斤,现在降到0.85元/公斤,而他们收时就要0.8元/公斤,每公斤只能挣5分钱。其它类废品收购价均有下降。现在二环之外的废品站每天只有早晚两个时间能收废品,他们的家里都成了临时的“废品转运站”。
赚钱难
半数“破烂王”离开哈尔滨
10日早,记者来到位于道外区成标街—一处流动收废品人员的聚集地,小院内随处可见堆放的废品。三五人成群地骑着收废品的三轮车从成标街驶出,到不远处的城市里去“上班”。街口食杂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里聚集着上百户流动收废品人家,他们大都来自河南、安徽等地。
来哈市收废品有6年时间的老张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来自安徽涡阳,前几年,两人一个月收废品还能挣一千多元,他们还曾介绍同乡到哈尔滨来打工,如今每个月只能挣五六百元。最近十多天,他家附近流动收购废品的人家有一半都离开了哈尔滨,有的人返乡种地,有的人去其它城市收废品了。
记者走进成标街的一户普通的流动收废品人家的院内,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正带着两个孩子收拾院子里的废品。这个不足百米的院子里,堆满了废品。据这位姓王的女士讲,自己和丈夫从安徽老家来,带着两个儿子住在院内不足二十米的小屋里,丈夫推三轮车出去收废品,自己带两个孩子把最近存在院子里的废品收拾一下,作为天冷时取暖的柴火。记者走进她们居住的小屋,进门处是用木板搭成的灶台,上面零乱地放着厨具,在里屋的墙角处摆着一张旧床,地上除了一张地桌外没有任何的家具。
据王女士讲,由于近期哈市的收废品生意不好做,两个大人生活还可勉强维持,如果加上孩子和学费,钱就感觉不够用了。这里大多数住户家里都有两个以上孩子,生活负担都很大,现在废品越来越难收了,最近周围很多邻居都已离开哈市。“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了,我们还想再待一段时间,如果回收亭都建起来,我们真就待不下去了,就得去外面寻找机会。”
留下难
社区绿色回收亭是喜是忧
住在赣水路12号鸿蒙小区的孟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破烂王”对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有的只收铁、报纸等利润高的废品,矿泉水瓶、泡沫塑料这些占地方、挣钱又少的东西都不收了,都说是路远不划算。因收废品的人给价格太低,有的居民直接将家中的废品扔掉了,小区的垃圾比以前多很多。居民马先生说,有些年轻人平时不爱积攒废品,经常会留下流动收购者的电话,等有废品了就会打电话给收购者,他们就会上门来取。可现在打电话也没人接了,废品只能当垃圾处理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因卖废品难都盼望社区绿色回收亭在家附近建成,而流动收废品人员则对社区绿色回收亭建设既盼望又恐惧:盼望的是绿色回收亭建成后,他们可以就近卖掉收来的废品;恐惧的是所有的绿色回收亭建成后,他们更多人可能面临“失业”。
香坊区三辅街副200-8号院内已经建成的绿色回收亭的经营者罗先生告诉记者,他最初来哈市时也是流动收购人员,经过多年的积累,才有能力经营这个绿色回收亭。他每年以2万元的价格租下这个回收亭,花3万余元购买了一辆运送废品的专用车。“这样算下来费用比之前高很多,像我们这些流动收购的很少有能租起这个亭子的。”
记者从哈市绿色回收亭的承建单位哈市通用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哈尔滨市总投资约14,200万元用于哈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计划到2011年建成1200个社区回收亭和街道回收中转站,市区将按照每2000户居民1个,郊区每2500户居民1个的标准设置绿色回收亭,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标志和景观式。
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李经理表示,社区回收亭主要面对以前各区回收总公司和废品收购站人员,对其进行公开招聘和筛选,由于经营绿色回收亭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所以流动收购人员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筛选后上岗。但这些上岗的人员需要每年交5000元的保证金和二万元的租金,普通的流动收购人员很难承受。大多数长期在哈尔滨从事流动收购的流动大军会面临着另寻他路的选择。
李经理还表示,近期新建成运营的绿色回收亭只有十多个,由于流动收购人员将积攒多日的废品同时送来,使这十多个回收亭废品堆积严重。近期,哈市将集中在十天内建成运营30个绿色回收亭,他相信随着绿色回收亭的全面铺开,一系列相关废品回收的问题能得以解决。